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汇总
日期:2022-08-03 15:33:34  发布人:教务处  浏览量:145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三年制专科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现代农业技术

专业代码:410103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3学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

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

和职业技能等级

证书举例

农林牧渔大类

41

农业类

4101

农业

01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05

土壤肥料技术人员(2-03-01);

农业技术指导人员(2-03-02);

植物保护技术人员(2-03-03);

园艺技术人员(2-03-04);

作物种子(苗)繁育生产人员(5-01-01);农作物生产人员(5-01-02);

农业生产服务人员(5-05-01);

农机化服务人员(5-05-05) 

农业生产技术岗;

农业经营与管理岗;

农业推广与服务岗

农业技术员;

农作物植保员;

农机修理工;

农业经理人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农业行业的农作物生产、种苗繁育、农业技术指导、农业生产服务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业推广与服务工作的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富有学农、爱农、务农的“三农情怀”;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植物生产环境等基本知识;

4.掌握农田常见病、虫、草害的识别和防治等基本知识;

5.掌握植物遗传学基础及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

6.掌握会计学及管理学的基础知识;

7.掌握大田作物高效优质生产及其技术推广等相关知识;

8.掌握常用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与维护等相关知识;

9.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知识;

10.掌握现代农业企业及农场经营与管理等相关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能够进行大田作物优质安全生产;

5能够识别田间主要病虫害、进行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

6能够操作常用的农业机械,并能进行农业机械的维护工作;

7能够进行农业物联网的布线、网络管理、信息采集、大棚系统部署工作;

8能够在现代农业企业和农场中从事经营和管理工作;

9能够进行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的开发及推广;

(10具有主动服务“三农”的意识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具体要求见文件:课程设置要求)

(一)课程体系

本专业总学时为2904学时,总学分为162学分。

(要求:严格参见专业教学标准,18学时计为1个学分,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以1周为1学分顶岗实习按每周30学时计算

在对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相应岗位工作任务和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现行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推行学分制改革,除国家规定的思政课程、军事课程以及体育课程以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4门课列为公共必修课,将其他课程按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社会人员.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发展的岗位工作内容,对相关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进行梳理,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技能课程等三大模块。

1 课程体系结构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25%左右,实践环节课时30%)

必修课程

(1)军事理论与军训(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形势与政策(5)(6)大学语文(7)大学英语(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0心理健康教育11劳动教育(12体育健康13信息技术基础

726

41

25%

 

选修课程

 

1美育2中国人文3艺术鉴赏4音乐欣赏5高等数学(专转本

174

12

6%

专业课程

专业(群)平台课程

1)植物与植物生理(2)植物生产环境(3)实用农化分析

(4)农业微生物(5)现代农业概论

261

18

9%

 

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数占专业课程总学时约60%)

1)作物生产技术2植物保护3蔬菜生产技术4花卉生产技术5现代农业装备技术6农业技术推广

7现代农业生产与管理8果树生产技术9植物组织培养10设施农业概论11食用菌生产技术12田间试验与统计

670

45

23.1%

 

专业拓展课程

(10-15%)

1休闲农业规划设计2科技论文写作3家庭农场经营管理4农村电子商务5农业政策与法规6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7农业信息技术

278

20

9.6%

实践技能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比不小于50%;实践技能课和综合实训课在生产性实训中心、企业生产服务一线上课率不低于70%;顶岗实习三年制专业不少于6个月,五年制专业不少于10个月。

其他实习:企业见习、跟岗实习、生产实习等原则上单次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月。)

1综合实训2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3)顶岗实习(4)毕业论文(设计)

795

26

27.4%

 

2904

162

100%

 

            2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三年制) (单位:周)

学年

学期

理论教学

专业平台课和专业课集中停课周数

其它类教育活动(军训、入学教育、毕业设计)

成绩考核

顶岗实习

法定假日

机动

寒暑期

合计

1

14.5

0.5

2

1

0

1

1

4

24

 

2

14.5

2.5

0

1

0

1

1

8

28

3

13.5

2.5

0

1

0

1

1

4

24

 

4

14

3

0

1

0

1

1

8

28

5

14

1

2

1

0

1

1

4

24

 

6

0

0

2

0

17

0

1

8

28

合计

56.5

23.5

6

5

17

5

6

36

156

 

(二)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1.作物生产技术

教学目标: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播种、育苗、水肥管理、收获、贮藏等生产技术,具备基本的田间观察能力,田间技术操作能力,作物生长发育诊断能力及指导区域性生产的能力

教学内容: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生产计划制定、田间管理、产量品质鉴定与技术总结

2.植物保护

教学目标:掌握作物病、虫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有效防治方法,病虫害预测预报,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

教学内容:农业害虫的形态特点,作物病害的症状特征,杂草的分类和特征;农药常见种类、配制、检测方法、安全使用,作物病虫害田间调查统计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技术措施

3.蔬菜生产技术

教学目标:掌握各类主要蔬菜的栽培技术。

教学内容:常见蔬菜的品种、类型及生物学特性,常规蔬菜生产(包括瓜类、茄果类、绿叶菜类、薯芋类、根菜类、芽苗菜等),蔬菜无土栽培,蔬菜杂交制种,无公害蔬菜生产。

4.花卉生产技术

教学目标:掌握常见花卉栽培设施的建造使用、盆花生产技术、切花周年生产技术、切花保鲜技术。花卉的栽培技术。

教学内容:常见花卉的品种、类型及生物学特性主要鲜切花育苗、肥水管理、花期及株型调控、病虫防治、采收与保鲜一、二年生盆花育苗、上盆、花坛广场会场布置、花期调控多年生名贵花卉识别、营养土配制、换盆、肥水管理与养护花卉的育苗、栽培、整形修剪、养护管理,花卉植物绿化、环境美化。

5.现代农业装备技术

教学目标:掌握农业机械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各部零件的性能参数,能应用检测与维修技术。

教学内容:耕整地机械、播种与裁植机械、田间管理机械、谷物联合收割机械的使用与维护、无人机操作

6.农业技术推广

教学目标:掌握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和管理技能,具备农业技术推广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推广对象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改变规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规律,农业推广的程序方法工作评价

七、教学进程表

3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三年制)

课程名称

学分

教学时数

各学期理实教学周学时数

考试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

2

3

4

5

6

 

 

 

 

 

 

14.5+0.5W

14.5+2.5W

13.5+2.5W

14+3W

14+1W

0+19W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课程

军事理论与军训

4

148

36

112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58

36

22

4

 

 

 

 

 

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5

33

12

 

3

 

 

 

 

考试

 

 

心理健康教育

2

29

21

8

2

 

*

 

 

 

网络

 

 

中华传统文化

2

28

20

8

 

 

 

2

 

 

 

 

 

劳动教育

1

29

0

29

 

 

 

 

 

 

 

 

 

形势政策

1

44

32

12

*

*

*

*

*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

28

20

8

 

 

 

2

 

 

 

 

 

语文

2

30

26

4

2

 

 

 

 

 

考试

 

 

英语

8

116

100

16

4

4

 

 

 

 

考试

 

 

体育与健康

8

113

22

91

2

2

2

2

 

 

考试

 

 

信息技术基础

4

58

22

36

4

 

 

 

 

 

 

 

选修课程

美育

2

29

21

8

2

 

 

 

 

 

 

 

 

中国人文

2

29

21

8

2

2

 

 

 

 

 

 

 

高等数学(专转本

4

58

42

16

2

2

 

 

 

 

 

 

 

艺术鉴赏

2

29

29

0

2

 

 

 

 

 

 

 

 

音乐欣赏

2

29

29

0

 

2

 

 

 

 

 

专业课程

专业(群)平台课程

植物与植物生理

4

58

42

16

4+0.5w

 

 

 

 

 

考试

 

 

植物生产环境

4

58

34

24

 

4+0.5w

 

 

 

 

考试

 

 

实用农化分析

4

58

34

24

 

4+0.5w

 

 

 

 

考试

 

 

农业微生物

4

58

26

32

 

4+0.5w

 

 

 

 

考试

 

 

现代农业概论

2

29

20

9

 

2

 

 

 

 

考试

 

专业核心课程

作物生产技术

4

54

34

20

 

 

4+0.5w

 

 

 

考试

 

 

植物保护

4

54

26

28

 

 

4+0.5w

 

 

 

考试

 

 

蔬菜生产技术

4

54

28

26

 

 

4+0.5w

 

 

 

考试

 

 

花卉生产技术

4

56

28

28

 

 

 

4+0.5w

 

 

考试

 

 

现代农业装备技术

4

56

32

24

 

 

 

4+0.5w

 

 

考试

 

 

农业技术推广

4

54

30

24

 

 

4

 

 

 

考试

 

 

现代农业生产与管理

3

90

0

90

 

1w

1w

1w

 

 

 

 

 

果树生产技术

4

56

32

24

 

 

 

4+0.5w

 

 

考试

 

 

植物组织培养

4

56

36

20

 

 

 

4+0.5w

 

 

考试

 

 

设施农业概论

4

56

32

24

 

 

 

 

4+0.5w

 

考试

 

 

食用菌生产技术

4

56

32

24

 

 

 

 

4+0.5w

 

 

 

 

田间试验与统计

2

28

20

8

 

 

 

 

2

 

考试

 

专业拓展课程

休闲农业规划设计

2

28

18

10

 

 

2

 

 

 

考试

 

 

科技论文写作

2

28

18

10

 

 

 

2

 

 

考试

 

 

家庭农场经营管理

4

54

34

20

 

 

4

 

 

 

考试

 

 

农村电子商务

4

56

32

24

 

 

 

 

4

 

考试

 

 

农业政策与法规

2

28

20

8

 

 

 

 

2

 

 

 

 

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4

56

32

24

 

 

 

 

4

 

考试

 

 

农业信息技术

2

28

18

10

 

 

 

2

 

 

考试

综合实训

(1-5学期)

6

195

0

195

0.5w

1.5w

1.5w

2w

1w

 

 

 

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1

30

0

30

 

 

 

 

1W

 

 

 

顶岗实习

17

510

0

510

 

 

 

 

 

17W

 

 

毕业论文(设计)

2

60

0

60

 

 

 

 

2W

2W

 

合计

162

2904

1168

1736

24

23

24

26

20

19W

 

学期周学时

 

 

 

 

 

 

 

 

 

 

 

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富有经验的行业、企业中、高级职称外聘教师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2人,博士1人,硕士11人,省“333”高层次人才2人,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高校“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2人,市拔尖人才2人。

表4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师资队伍一览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技术职务

职业资格证书或非教师系列职称

最后学历

毕业学校

所学专业

学位

现从事专业

拟任课程

是否双师

专任/兼职

秦越华

56

副教授

农艺师

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农学

硕士

农学

现代农业概论

专任

韩波

44

副教授

农艺师

硕士研究生

扬州大学

农学/农业推广

硕士

农学

作物生产技术、农业技术推广

专任

强承魁

43

教授

助理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扬州大学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博士

农学

休闲农业规划设计

专任

魏峰

53

副教授

农艺师

大学

 

农学

学士

农学

食用菌生产技术

专任

张明

44

讲师

农艺师

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土化

硕士

农学

实用农化分析

专任

黄艳

49

讲师

-

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园艺

本科

农学

植物生产环境

专任

高宏秀

41

副教授

农艺师

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农业推广

硕士

农学

花卉生产技术

专任

侯忠乐

28

助讲

-

硕士

南京农业大学

园艺

硕士

农学

植物生产环境

专任

孙效英

51

讲师

农艺师

大学

南京大学

农业推广

学士

农学

植物与植物生理

专任

李新

52

副教授

农艺师

大学

扬州大学

园艺

学士

农学

果树生产技术

专任

本文

52

副教授

农艺师

大学

扬州大学

蔬菜

学士

农学

绿色蔬菜生产技术

专任

舞剑

45

副教授

农艺师

大学

扬州大学

植物保护

硕士

农学

植物保护

专任

胡长效

53

副教授

农艺师

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农业昆虫学/农业推广

硕士

农学

农业昆虫学

专任

王胜永

51

副教授

农艺师

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果树/农业推广

硕士

农学

现代农业装备技术

专任

陶佩琳

37

副教授

花卉工三级

硕士研究生

徐州示范大学

细胞生物学

硕士

农学

植物组织培养

专任

汪希强

57

副教授

农艺师

大学

 

农学

学士

农学

农药应用技术

专任

白耀博

33

讲师

农艺师

硕士研究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保护/植物病理学

硕士

农学

科技论文写作

专任

王松松

51

高级农艺师

-

大学

扬州大学

农学

学士

农学

农作物生产技术

-

兼职

程义

43

工程师

-

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士

机械

植保无人机操控

-

兼职

朱守卫

53

研究员

-

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农业推广

硕士

农学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

兼职

王炜

48

研究员

-

大学

扬州大学

植物保护

硕士

农学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植物检疫技术

-

兼职

张爱民

60

研究员

-

大学

扬州大学

蔬菜

学士

农学

植物生产技术

-

兼职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本专业建有植物栽培、农业昆虫、植物病理等12个专业实训室,琴湖园艺实训场等1个实训基地,拥有植保无人机、霉菌培养箱、全自动定氮仪等一大批先进的专业仪器设备,专业实训设备总值达410余万元。

表5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校内实训(习)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训(习)基地名称

建筑面积

(m2

仪器设备值(万元)

可承担的主要实训(习)项目

1

植物栽培实训室

90

15.8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作物生产管理等

2

农业资源与环境实训室

90

48.1

植物生产环境调控、土壤消毒与活化、农化分析等

3

植物生理实训室

120

12.3

植物的水分代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种子生活力测定等

4

微生物实训室

90

27.4

微生物接种与培养、微生物鉴定、高压灭菌等

5

农业园区规划(CAD、制图)

120

34.5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6

化学保护实训室

90

17.7

农药稀释、配置,农药残留分析等

7

蝴蝶馆

60

18.1

蝴蝶目、科鉴别,昆虫外部形态观察

8

病虫标本

120

15.0

昆虫目、科鉴别,主要农业害虫种类识别,经济昆虫识别等

9

植物组培实训

300

78.4

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外植体的接种与培养等

10

植物病理实训室

90

32.9

病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鉴定、常见植物有害生物诊断鉴定等

11

农业昆虫实训室

90

30.4

病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鉴定、常见植物有害生物诊断鉴定等

12

琴湖园艺实训场

4500

80.3

作物病虫草害调查与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等

合计

 -

5760

410.9

 -

 

2.校外实习基地

本专业建有完善的校外实训(习)基地,拥有一批紧密型合作企业,能完全满足学生专业实践技能训练、企业见习、顶岗实习以及就业实习的需要。

表6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校外实习基地名称

实习实训项目

 

 

总数(

主要项目


1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认知实习、绿色粮油生产与病虫害治理跟岗实习


2

徐州市植保植检站

3

绿色粮油生产与病虫害治理跟岗实习、植物及植物产品检验检疫、毕业实习

3

连云港立本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4

农资经营与管理跟岗实习农药残留分析、农药制剂加工与管理、毕业实习

4

徐州市丰硕绿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

农作物生产认知实习、绿色蔬菜生产及病虫害治理跟岗实习

5

连云港市华港惠农种苗有限公司

2

农作物生产认知实习、绿色蔬菜生产及病虫害治理跟岗实习

6

徐州山农产品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3

农作物生产认知实习、绿色蔬菜生产及病虫害治理跟岗实习、毕业实习

7

新沂市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

农资经营与管理跟岗实习、农药残留分析、农药制剂加工与管理、毕业实习

8

东方佳之卉农业有限公司

2

花卉栽培与管理、花卉病虫害综合防治

9

江苏蒲公英无人机有限公司

3

植保飞防技术、植保无人机使用、植物无人机维护

10

江苏大沙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2

园艺作物生产认知实习、绿色果品生产及病虫害治理跟岗实习

11

徐州市果树服务站

2

园艺作物生产认知实习、绿色果品生产及病虫害治理跟岗实习

12

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

4

农资经营与管理跟岗实习、农药残留分析、农药制剂加工与管理、毕业实习

13

陶氏益农(中国)有限公司

3

农资经营与管理跟岗实习、农药残留分析、农药制剂加工与管理

14

德国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4

农资经营与管理跟岗实习、农药残留分析、农药制剂加工与管理、毕业实习

15

德国拜耳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4

农资经营与管理跟岗实习、农药残留分析、农药制剂加工与管理、毕业实习

 

(三)教学资源

建有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教材选用制度完善;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的图书文献,其中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农业行业政策法规资料,有关职业标准,有关现代农业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的标准、方法、操作规范实务案例类图书和期刊等;配有与专业相关的一定数量的多媒体素材(如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馆藏专业图书0.8万册,专业期刊种类5种,拥有CNKI、维普、EBSCO、读秀等数据库;本专业在教材选取上,统一采用近年来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另外近3年自编教材3部,出版教材2部。应能够满足本专业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

(四)教学方法

遵循高职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实验实训室、实训基地的资源,根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课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针对学生和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多种的理论教学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注重做好课堂设计中的问题、任务、项目等驱动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最终使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

(五“1+X”证书制度

英语、语文、信息技术等课程实施“以证代考、证考结合”试点。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开展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学生取得教育部门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通过其他渠道学习课程及成果,根据学分互认协议或认定办法进行学分认定与置换,可记入本人的学业学分。

(六)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观察、口试、笔试、顶岗操作、调研报告、生产总结、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评定方式。学生结果评价要在专业能力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工作态度、组织协调、交流沟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和自主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的指标。学生专业能力评价要从基础知识和岗位能力两方面展开。其中基础知识注重实践性及对技能操作的说明和指导,积极提高课程伤亡率;岗位能力评价包括操作水平和操作结果。企业实训评价要以企业评价为主,参考岗位评价标准,听取企业指导教师的意见,增加职业能力和素质评价内容。

九、毕业要求

实行学分制,学生取得教育部门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通过其他渠道学习课程及成果,根据学分互认协议或认定办法进行学分认定与置换(表7),可记入本人的学业学分,最低毕业学分150在本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并经过思想品德鉴定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由学校进行学历电子注册并颁发普通全日制高职(专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

7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学分认定与置换一览表

项目

名    称

学分

依据及认定

备注

社会实践

社会调研

2/次

学院认定

可替代选修课程学分

 

企业锻炼

2/次

企业证明,系认定

 

 

志愿服务

1/次

学院认定

 

自主创办企业

8

营业执照

可替代专业拓展课学分

 

参与学院企业管理

2

学院认定

 

 

创业建议书

2

学院专家组认定

 

 

创新意见书

2

学院专家组认定

 

 

参与教师项目

2

项目组证明,系认定

 

 

企业行业项目解决方案

4

项目评审意见书

 

 

创新设计产品

6

证书

 

发明专利(不分排名次序)

8

专利证书

可替代专业拓展课和实践技能课学分

 

实用专利(不分排名次序)

5

专利证书

 

核心期刊

8

学院认定

可替代专业核心课学分

 

普通刊物

4

学院认定

 

 

学校、社团刊物

0.5/次

学院认定

可替代职业拓展课学分

大赛获奖

专业技能类大赛

1-4

证书

可替代专业核心课程学分

 

非专业技能类大赛

1-2

证书

可替代综合素质课程学分

资格证书

计算机等级证书

4

证书

可替代《信息技术》学分

 

裁判员证书

2-4/

证书

可替代《体育与健康》学分

 

职业资格证书

4/

证书

可替代专业核心课和职业拓展课学分